90后小伙回乡追着花期续写“甜蜜事业”
很难想象,蜂毒过敏体质的90后小伙如今成了家乡蜜蜂养殖事业的“领路人”。
2018年,陈凡辞去了在城里一家国企的稳定工作,回到安徽泾县老家。保护中华蜜蜂种源,创办养蜂农场,发展蜂业文旅……他坚持带动家乡蜂农致富。从最初时常被蜇、被追到如今的养蜂能手,陈凡可谓吃足了苦头。
(相关资料图)
泾县是理想的皖南中蜂种蜂培育基地,当地多山富水,气候湿润和花期长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合该蜂种养殖。皖南中蜂在泾县的养殖数量已达1万余群,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400余户农民从事蜜蜂养殖,成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。
陈凡家中养殖中蜂已历经三代人,有40多年历史,所以陈凡自幼就对养蜂很有兴趣。“蜜蜂养殖不占田,不争地,无污染,是农业增产提质的重要途径。”陈凡始终把父亲陈海根的这句话记在心里。他思考,既有成熟的技术,又有基数不小的蜂农,何不整合在一起?
“多年来蜂农们习惯了单干,早期合作的农户并不多,所以没什么收益。”陈凡表示。而陈海根为了保护好中华蜜蜂种源,将合作社坚持了10年。
2018年,陈凡在外打拼4年后选择回到大山。他学习了古法养蜂技艺,同时将创新的经营思路带回了家乡。他创办了泾县皖南中蜂养殖家庭农场,同年筹资成立泾县目前唯一一家蜂产品加工企业——安徽百花汇生态蜂业开发有限公司。
养蜂靠天吃饭,蜂农既要熟悉花期,还要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。有时花期遇到雨季,一年可能白忙活,温度、气候、水源哪一样不达标,都有可能血本无归。因此,养蜂技术十分关键,做好防螨防病,才能养好蜜蜂,酿得好蜜。
为此,陈凡多年来心无旁骛地钻研,农场内的蜂箱从最初的50箱发展到如今的500多箱,去年年产量将近3万斤。陈凡也先后注册多个商标品牌。
如今主推的“高山森林”土蜂蜜不仅以醇香味甜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,还通过自创的便携式袋装形式,让品尝者吃起来不沾手,十分便利。陈凡还将优质蜂蜜带出了国门。
陈凡没有忘记回馈家乡。2018年起,陈凡大力推广合作社,挨家挨户地寻求合作,前后与周边乡镇238余户蜂农确定了合作关系。“销路受限时,公司就会将蜂蜜全收回来,蜂农只管产不管销,切实解决他们后顾之忧。”陈凡说。
由于蜂农分布比较散,大多住在穷乡僻壤,要想收到好蜜就得走进大山,为此陈凡受了不少罪。2019年,在一次进山收蜜过程中,由于防护不到位,本就蜂毒过敏的陈凡在采蜜时被蜜蜂蜇了。“那次反应十分激烈,直接休克了,当地没有车,是村民骑摩托车把我送到了诊所,这才捡回一条命。”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每隔一年左右,陈凡就会联系各地的蜂农来基地培训,同时邀请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教授给蜂农上课,使蜂农了解最新养殖技术和器具。
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,泾县从事旅游业的农户不在少数。在汀溪乡大南坑村有一家农家乐老板,自从去年加入陈凡的合作社后,通过养蜂,年收入直接增加了15万元。像这样被陈凡带动增收的农户近年来有几十户。
全力帮扶蜂农致富的同时,陈凡始终坚守着蜂源保护的初心。2019年,在安徽省农科院动物研究所和蜜蜂研究所支持下,陈凡建立了省级中蜂保种场,着重保护皖南中蜂蜂源。蜜蜂如何人工繁衍?如何使蜜蜂优生优育?怎样保持蜂蜜纯度……陈凡与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,学习最前沿的养殖技术。
如何提高养殖效率?陈凡在蜂箱上动起了脑筋。去年,他与专业机构、协会合作研究了一款用手机实时监控温度和湿度的智能蜂箱,成功应用后将大幅提高蜂农的效率。
“以前的蜂农只知道养蜂酿蜜,销售渠道大多是零售。遇到旅游淡季,销量就要大打折扣。”针对蜂蜜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,陈凡制定了线下团购和线上网络销售结合的战略。他依托优质产品,向一些头部品牌供货,并大力推行企业团购。
稳定实体销售后,陈凡又聚焦线上,在淘宝、拼多多等平台开设了多家店铺,举办了数十场直播带货。
陈凡选择在最好的年纪回到农村,用所学知识激活家乡养蜂这一传统行业,他称自己是“追花期的人”。周围人这样评价他:工作时的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,在漫山鲜花中穿梭、劳作,只为将最甜的蜜送上人们的餐桌,也送进蜂农心里。
汪傲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:中国青年报
标签: